综合新闻

动物科技学院师生赴北京参加 FIIF 2025饲料行业论坛并开展学术交流

来源:动物科技学院发布时间:2025-08-15浏览次数:10

2025年8月7日至10日,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聂存喜教授、吴妍妍副教授和华登科副教授一行10人,前往北京参加了FIIF 2025饲料行业创新论坛。此次论坛以“科技驱动新质生产力,AI赋能提质增效”为主题,吸引了众多科学家、企业家和行业技术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饲料产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在论坛期间,石河子大学团队积极参与各个板块的讨论,深入了解饲料产业新质生产力、AI与数字化应用、提质增效与开源节流、跨界融合与未来趋势等前沿话题。师生们认真聆听了多场精彩报告,与参会代表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互动,充分汲取行业最新信息和创新理念,为今后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聂存喜教授受波恩集团的邀请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关键营养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的报告,引发了参会人员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在同期举办的饲料创新研究生沙龙暨JASB学术交流会上,石河子大学的博士王海亮和彭相建也进行了口头报告。王海亮博士的报告题目为《槲皮素抑制盲肠内容物中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utoinducer-2的产量来缓解ETEC K88诱导的断奶仔猪氧化应激》,他在报告中深入阐述了槲皮素在缓解断奶仔猪氧化应激方面的作用机制,为解决断奶仔猪养殖中的相关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彭相建博士以《放牧绵羊妊娠期和哺乳期补充RP-Arg通过提高乳汁中的IGF-1和乳铁蛋白水平进而提高羔羊的免疫力和生长性能》为题进行报告,详细介绍了补充RP-Arg对羔羊生长和免疫力的积极影响,为放牧绵羊养殖的营养调控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8月10日,论坛议程结束后,聂存喜教授一行前往中国农业大学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发教授以及马曦教授展开了深入交流。李德发院士长期致力于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技术集成和人才培养工作,在行业内享有盛誉。马曦教授石河子大学天山英才特聘教授、绿洲学者,他在仔猪生理与营养代谢调控、合成生物学与饲用微生物细胞工厂等领域成果丰硕。

交流会上,双方就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动物营养调控、生物技术在饲料行业的应用等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石河子大学团队分享了在新疆地源性饲料资源研究方面的成果与进展,以及在动物营养调控与优质畜产品生产等方向的实践经验。马曦教授对石河子大学团队的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结合自身的科研经验和行业发展趋势,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指导。双方还就未来可能的合作领域进行了探讨,期望通过加强院校间的合作,共同推动饲料行业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此次北京之行,不仅为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师生们提供了一个与行业专家交流学习的平台,也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与国内顶尖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通过参与论坛和学术交流活动,师生们拓宽了学术视野,明确了科研方向,为提升学院的教学科研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注入了新的动力。

 

 

   通讯员:吴妍妍、聂存喜、华登科、马小雪

   审核:聂存喜

   终审:赵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