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动物科技学院科技特派员团队在第十四师二二五团开展技术服务

来源:动物科技学院发布时间:2025-08-03浏览次数:10

肝胆向昆仑,倚剑马嘶鸣,动科出昆玉,强牧戍沙城。2025年7月9日至24日,由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科技特派员团队的张永生、刘涵一行赶赴第十四师二二五团开展多胎多羔肉羊产业技术服务工作。

调研座谈把脉产业需求

张永生、刘涵和赵静等青年教师带领团队先后走访牧民和连队,通过实地考察和座谈交流,深入调研多胎多羔肉羊批次化生产技术的应用现状,了解散养户的养殖需求和遇到的困难为提振连队和牧民的肉羊养殖信心,团队分别针对多胎检测、优秀种公羊选配、同期发情、精准营养调控等环节提出优化方案

同时,和田地区津垦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负责人马正委和赵月军,立足现代企业的效益和需求,希望团队加大技术和人才投入力度,坚持和加强批次化管理提高羔羊整齐度和出栏效率。

多胎检测技术助力优种选育

针对多胎性状筛选难题,团队的技术骨干成员李超程博士,优化升级多胎检测技术体系,携带试剂开展现场多胎检测服务,为后续选育高繁种羊提供数据支持。

分子育种技术推动产业升级

为推进肉羊选种提质增效,提升津垦牧业肉羊研究院的技术水平,张永生协同华大基因的技术工程师王凡羽和曲鹏,共同聚焦肉羊的遗传改良,推进种羊的二代测序(NGS)分子育种检测方案研究。研究采集优质多羔种羊血液样本,通过DNA文库构建和高通量二代测序,对BMPR-IB等多胎相关基因进行高通量筛查为建立本地化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体系奠定基础。该技术方案的实施,是当代基因检测技术与传统育种策略的结合,为寻找适合本地特色品种肉羊的全新分子育种标签奠定了基础。

此次累计服务培训79,解决实际问题2项。团队下一步将联合企业和牧民,构建“批次化生产+分子育种”示范体系,持续为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文图:张永生

复审:胡广东

终审:赵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