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高校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石河子大学牧草混播试验为南疆畜牧业注入新动能

来源:动物科技学院发布时间:2025-05-14浏览次数:10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对优质牧草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如何生产高产量营养品质较好的牧草,成为当今牧草研究最焦灼的热点,紫花苜蓿做为全球最广泛种植的优质豆科牧草,具有蛋白质含量高、适应性强、适口性好等突出优点,是动物养殖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多年生黑麦草则是禾本科牧草中的佼佼者,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等优点,也是一种优质的饲草牧草。本研究将紫花苜蓿与多年生黑麦草进行混播,有望综合二者的优势,提高牧草产量与品质,同时改善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结构。此次试验,旨在通过科学设置不同混播比例,系统研究紫花苜蓿与黑麦草在南疆阿合奇县库兰萨日克乡特定环境下的生长表现,为当地及类似生态区域提高最佳的牧草混播技术方案。

20254月16日至22日,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学专业师生到达阿合奇县库兰萨日克乡,开展了关于紫花苜蓿和黑麦草混播的试验研究。此次试验不仅探索不同混播比例下牧草的生长特性与产量,同时研究不同混播条件下紫花苜蓿与黑麦草何种混播青贮营养品质最佳,旨在于为当地畜牧业发展提供科学的牧草种植方案依据。与此同时,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学专业教授张凡凡老师和讲师何虹稣老师,对阿合奇县兰奇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人员进行紫花苜蓿种子加工等方面的技术培训,为牧草生产加工环节注入了专业力量。

本次试验选址在阿合奇县库兰萨日克乡,该地区位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地处天山南麓,地势以山地和河谷为主,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具有日照充足、降水稀少、气温差异显著、日夜温差较大的特点,土壤以山地土壤为主,土层较薄、土壤砂质高、保水能力较弱,有机质含量较低,pH值偏碱性,适合耐盐碱牧草种植,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试验用地面积为931平方米,按照严格的田间试验设计,划分为9列4行36个小区,小区分别设置紫花苜蓿单播、黑麦草单播以及两者不同混播比例的处理,混播比例包括6:4、4:6、7:3、3:7、5:5,且每个处理设置五个重复,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月16日,学院师生到达阿合奇县库兰萨日克乡试验地。首先对试验地进行细致的清理和平整,去试验田中的杂草、石块等杂物,为牧草种子的萌发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4月17日按照预先设计的试验方案,对试验田进行精准施肥,翻地与施肥同时进行,翻耕深度严格按照预先的规划,确保达到适宜牧草根系生长的标准为牧草的茁壮成长提供充足的养分,确保施肥均匀,同时精准测量每个小区的面积,长5宽4,进行划区工作,划分出9列4行36个小区,为明天播种做准备。

4月18日根据预先设计的试验方案,严格按照预先设计的播撒量,对每个小区进行单播和混播播种,播种分为2个单播,5个混播,播种方式为条播,间距30cm,混播组严格按照混播比列进行精准称重,随后进行混合播种,在播种过程中,学生分工明确,有的负责称量种子,有的进行播种操作,确保种子均匀播种。

4月19日牧草播种完成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开展田间管理工作。铺设滴灌带是其中一项关键任务,牧草生产过程中水是不可缺失的部分,只有充足的浇水下,才能确保牧草产量与品质的提高,滴灌技术是确保牧草浇水充足的基础,滴灌带能够实现精准灌溉,满足牧草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同时节约用水。张凡凡教授亲自指导参于滴灌带铺设,确保其在各个小区内的合理布局,为后续的灌溉工作奠定基础。

4月20日至4月22日,在学生进行剩余试验的同时,张凡凡教授和何虹稣老师为阿合奇县兰奇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员开展了紫花苜蓿生产加工技术方面的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了紫花苜蓿从种植到收获后的一系列加工处理技术,包括如何选择优质的牧草种植技术”、“播种前如何进行有效施肥技术”、“苜蓿播种技术”、“适时刈割技术青贮技术干草调制技术解答当地人在牧草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性问题。

张凡凡教授采用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详细阐述了各项技术的原理,还亲自到试验田里给该公司员工讲解苜蓿生产过程中注意的事项和问题,让公司人员能够直观地学习和掌握。培训现场,公司人员积极提问,与教授进行深入交流,气氛热烈。通过此次培训,阿合奇县兰奇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人员在紫花苜蓿生产加工技术方面有了显著提升,为当地牧草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技术支持。

此次试验的成果有望为库兰萨日克乡乃至周边地区的畜牧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科学合理的牧草混播有助于提高当地牧草产量和品质,阿合奇县做为畜牧区需要大量的牧草来养殖家畜,养殖业成本高,通过混播方案提高牧草产量,有利于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当地的畜牧业经济效益,同时,阿合奇县做为高寒山区,具有较多的荒漠与沙地,优质牧草的广泛种植也将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防止土地退化发挥重要作用。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学的师生们表示,将持续关注试验进展,深入分析试验数据,为当地牧草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科学的技术支持,为推动地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学专业师生在阿合奇县库兰萨日克乡开展的牧草混播试验及技术培训活动,是高校科研力量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生动实践。它不仅为当地牧草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高校科研服务社会提供了范例。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库兰萨日克乡的牧草产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迈向更加科学、高效、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文图:何虹稣

    复审:聂存喜

    终审:盛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