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我院与英吉沙县联合举办兵地融合“校园牧课”培训班

来源:动物科技学院发布时间:2025-05-06浏览次数:10

202552为深化兵地融合发展,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我院与英吉沙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校园牧课”专题培训班于52日正式开班。此次培训聚焦棉花秸秆微贮技术推广及牛羊健康养殖技术提升,旨在通过理论授课与实地研学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基层畜牧技术骨干,助力乡村振兴与现代畜牧业发展。

深化兵地合作共促技术落地

本次培训是落实新疆民族团结兵地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石河子大学与英吉沙县长期合作的延续。开班仪式上,石河子大学统战部李明轩、学院院长张辉及英吉沙县畜牧兽医局党组书记崔凯分别致辞,强调通过技术共享与人才培养,推动棉花秸秆微贮技术等创新成果在基层转化应用,为英吉沙县畜牧业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

培训班为期4天,吸引了英吉沙县分管领导、畜牧兽医局干部及20名基层养殖技术骨干参与。课程涵盖“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化利用”布鲁氏菌病防控“微生物制剂应用”等前沿课题,由孙新文、刘良波、华登科等专家教授主讲,并配备双语翻译,确保技术知识精准传递。

理论结合实践赋能产业发展

培训以“课堂+实地”双线并行模式展开。理论环节重点解析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化利用、玉米青贮技术牛羊疫病防控等实用内容;实践环节组织学员参观军垦博物馆、石河子大学校史馆及花园乳业等地,深入了解兵团现代畜牧产业链条与科技应用场景。

结业考试通过闭卷笔试形式检验学习成果,成绩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并优先纳入项目“技术示范户”支持名单。学员代表热合曼·托合提表示:“此次培训不仅更新了技术理念,更搭建了兵地交流平台,为后续技术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兴牧共绘乡村振兴蓝图

53下午,培训班组织学员赴兵团第八师143振兴牧业牛场开展实地研学,考察牛场的现代化养殖场景、80位旋转挤奶厅及饲料配比管理等环节,帮助学员打破传统散养思维,理解集约化养殖在疫病风险控制、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优势直观感受机械化作业对生产效率的提升,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保障乳品质量,通过观摩饲料配比车间,学员学习到如何根据牛羊生长阶段精准调配营养,优化饲喂效率,降低料肉比,直接提升养殖经济效益。此次参观不仅是一次技术观摩,更通过“眼见为实”的体验,打破认知壁垒,推动学员从“传统经验型”向“科技驱动型”养殖主体转变。

结业仪式上,学院党委副书记郭玉堂为全体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并呼吁以此次培训兵地协同创新的起点,以人才培育为引擎、机制创新为纽带、产业链整合为路径,共同探索畜牧业绿色发展新路径构建英吉沙畜牧业提质增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兵地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范例。

作为兵地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典范实践,培训班实现了三重突破:一是建立高校专家-政府机构-养殖主体的常态化协作机制;二是孵化出20个首批技术示范户,形成县域技术辐射网络;三是创新专项经费全程保障模式,降低基层参与门槛。结业学员代表艾力亚尔·艾斯喀尔表示:我们将把全混合日粮配比、微生物制剂应用等技术,转化为乡镇养殖场的具体实施方案。


文图:刘良波

复审:孙敬礼

终审:郭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