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我院与哈萨克国立农业大学国际科技合作取得新进展

来源:动物科技学院发布时间:2020-06-18浏览次数:443

近期,由我院吾热力哈孜·哈孜汗教授和医学院王远志教授共同主持的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哈边境地区蜱种“DNA条形码”数据库建设与蜱传病原谱分析”获得了立项资助,支持资金为75万元。这是继我院获批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南地区蜱种分布与重要新发蜱传病原的分子检测研究”和医学院“基于线粒体测序研究新疆和哈萨克斯坦蜱种国际分类学地位”后的又一个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全新突破。

我院于2008年与哈萨克国立农业大学签订了学术交流框架协议,双方在技术和人才交流等领域开展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研究领域包括:虫媒生物及虫媒病、人兽共患病疫病检测与防控、区域动物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新型饲料资源开发与储藏加工技术研发等多个方面,先后在Transboundary and Emerging DiseasesParasites & VectorsTicks and Tick-borne DiseasesExperimental and Applied AcarologyJournal of wildlife diseases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文章20余篇,其中有6篇SCI论文与哈萨克斯坦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组成员联合发表。

据悉,依托动物健康养殖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新疆地方性高发病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级示范型)、绵羊育种与疾病控制兵团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研究平台,我院与哈萨克国立农业大学合作成功获批省部级国际合作项目4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交流项目1项,并于2019年以哈萨克斯坦国采集的生物样本为基础材料,获批国家自然基金地区基金项目2项,资助研究总经费达270余万元。鉴于我院研究团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特色创新性成果,国家“十三五”传染病重大专项已经将石河子大学列入到“一带一路重要传染病流行规律和预警应对技术研究试点防控单位序列中。

哈国专家表示:哈萨克斯坦东疆区和中国伊犁和塔城地区在气候、土壤、生态环境等方面很接近,与石河子大学开展科研合作与交流,共同促进哈萨克斯坦边疆农业畜牧业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两国都有重要的意义。今后我们力争共同申报更多的国际科技合作科研项目,更好地推动两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平台建设的共同发展

背景材料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是一所在中亚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等农业院校,始建于1930年,它不仅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核心农业大学,也是哈萨克斯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之一。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培养了6万多名农业技术人才,有3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有40名院士,150名科学博士和教授,425名科学副博士,在校学生有6000余名。在农学、土壤学、园艺、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植物学、土地保护与土地开垦、种子与作物育种、预防兽医学等学科上具有学科优势。在专业和学科设置上,该校与石河子大学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具有广阔的科研合作和交流空间。

作为双方合作的主体单位,我院与哈萨克国立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于2015年签署了具体合作协议,双方领导及项目组成员已实现多次互访,为双方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经多年积累,在马、骆驼、绵羊、马鹿等大家畜及野生动物生殖规律研究、动物健康养殖、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等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多项原创性科研成果。经多年从事蜱及蜱传病相关研究,已成功搭建有中亚规模最大、历史50年的蜱种实物数据库,可作为媒介生物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源。

20206月,即将迎来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建校90周年大庆,值此之际,祝愿我院和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进一步加强合作,取得更多的成果。

 (通讯员:刘良波)